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
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
近十年来,
患者的增速达到了18%。
”
2020年12月29日,对于包医一附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来说,应该是特殊的一天。伴随着急促的120鸣笛声和慌乱的呼救声,他们连续接诊了两名过量服药的“特殊”的患者。命悬一线、刻不容缓,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们通过清晰的抢救思维、沉着冷静的心态,最终帮助患者转危为安。
当天晚上20点,ICU值班医生莎日娜接到急诊科电话,有一名20岁女大学生自服药物90余片,情况紧急,急需转入ICU病房。放下电话后,莎日娜随即向科室主任耿立霞汇报病情,并通知上级医生杨文典,立即进行血液灌流、置管上机。
正当大家全力救治时,值班室的电话再次响起,一名14岁的小女孩自服药物48片急需会诊,这个消息让ICU的空气瞬间变的沉重了。床旁血滤机主要针对成人,儿童使用时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焦急的父母准备立刻转院到其他城市,可孩子的病情却耽误不起。
耿立霞了解到情况后没有放弃,积极查找文献,仔细核对血滤管直径并咨询厂家技术人员,经过一系列慎重的求证后,调整参数进行治疗。不知不觉忙碌到零点,两个生命得到了挽救。
没过几天,又一名14岁学生因服用药物140片紧急送至包医一附院,经过急诊室洗胃后,重症医学科为患儿进行血液灌流、补液、利尿、支持、对症等治疗,最终使其转危为安。
不容忽视的心理疾病——抑郁症
抑郁症常常被称为“心灵感冒”,意思是抑郁症像伤风感冒一样常见,人的一生在每个阶段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然而,有些人可能得了“心灵感冒”却不自知,有些人可能有抑郁症史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仅仅是语言劝慰患者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家人、朋友的某些宽慰反而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例如,“想开点、多吃点、好好睡觉”这样的宽慰,会使患者感到更大压力,加重其“自责内疚感”与挫败感,他们会感到“我真的糟糕透顶,我真的很无能,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到”。
耿立霞建议,当发现家人或朋友情绪低落,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进行心理和药物的综合系统治疗,以免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
专家简介
耿立霞
学科带头人,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内蒙古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近5年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