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
患者群体广泛、发病突然
洗脸刷牙、吃饭喝水
甚至打个喷嚏
都能瞬间半边脸瞬间剧痛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近日,我院开展了
多例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
手术伤口只有一个“小针眼”
不给患者带去更多创伤
却立竿见影地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
一“针”治愈多年疼痛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85岁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副主任董艳芳应用一种新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方式——球囊压迫术,解除了患者多年的病痛折磨。
据了解,该患者被三叉神经痛病折磨了十几年,每次刷牙洗脸、吃饭时,就感觉一侧面部和嘴角一阵疼痛,如同被电击一样。疼痛过后感觉整个面颊就像被烧灼一样。起初疼痛发病频率较低,一直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无法进食、不敢说话、不敢刷牙,身体日渐消瘦,个人卫生情况也越来越差。逐步增加药量已经无法缓解疼痛,还让老人出现了头昏脑涨等并发症,老人身体每况愈下,开始依靠轮椅生活。为使父亲得到及时治疗,老人的孩子找到了我院神经外科,迫切希望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有效治疗。董艳芳接诊后,考虑到老人已经85岁,身体状况一般,同时伴有比较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走十几步就出现喘息等呼吸困难症状,不适合创伤较大的手术,但鉴于老人及家属强烈的意愿,在与麻醉医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评估下,董艳芳决定采取微创技术——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手术过程中,只需在老人嘴角边2.5厘米处穿刺一个针眼大小的孔,将针芯、导管顺着头骨中天然存在的“卵圆孔”抵达颅底的三叉神经上的半月节,导入球囊,注入造影剂,“膨胀”的球囊压迫到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分钟,就可以让三叉神经的痛觉“失活”,达到“止痛”效果,手术时间短,全麻状态下,老人也没有感到任何痛苦。手术清醒后,老人当时就感觉不疼了,术后1天康复出院,也吃到了好多年不敢吃的红烧肉(因三叉神经痛导致咀嚼疼痛),术后完全可以正常吃饭,身体恢复很好,已经脱离轮椅自己行走了。
小球囊解决大问题
董艳芳介绍,三叉神经痛主要是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疼痛,以上颌支和下颌支多见,发作时的疼痛性质是剧烈的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者是撕裂样的疼痛,疼痛非常的剧烈。
三叉神经痛很容易发作,有时候仅仅是说话、咀嚼、刷牙和洗脸等面部的随意运动或不小心触摸到面部某一区域,就有可能被诱发。因为剧痛,甚至有的患者在发作时用手揉擦面部以求减轻疼痛,我们叫做“痛性抽搐”,久而久之面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和眉毛脱落,也有的患者为避免发作,不敢吃饭、洗脸,最终发展到面容憔悴,情绪抑郁。
三叉神经痛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射频或撕脱术、微血管减压术及球囊压迫术等。药物适合疼痛较轻且多由炎症引起的疼痛,但药物副作用需格外注意如过敏、骨髓抑制等;对于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身体条件较好可以耐受手术、年龄相对较小、第二三支疼痛的患者建议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对于高龄、体质较差或其他身体原因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手术后复发或射频撕脱术等术后复发、不愿意接受或惧怕开颅手术、口服药物过敏、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或单纯第一支(眼支)的患者,建议行球囊压迫术。
球囊压迫术仅在口角旁的皮肤作为穿刺点,相对简单,手术创伤小,是近年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新术式。对患者基础条件要求相对较低,手术风险低且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