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
越来越多年轻人心梗猝死的事件
提醒我们
心梗并非“老年病”
青壮年群体同样存在巨大风险
2021年11月20日
是中国第8个心梗救治日
为进一步普及急性心梗救治理念
提升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
关注与预防能力
扩大“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的
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
包医一附院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和义诊活动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管理意识
1120
心梗救治日
当天,我院内科系统第一党支部在昆区昆河镇林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胸痛中心在昆区团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兵分两路”开展“11.20中国心梗日”主题义诊活动,向社会大众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救治等科普知识,增强全民保护心脏的意识,更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救治水平,从根本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内科系统第一党支部医护人员义诊现场合影

胸痛中心医护人员义诊现场合影
活动现场,前来咨询和接受义诊的群众络绎不绝,在胸痛中心秘书周丽芹和内科系统第一党支部书记孙淑艳的分别带领下,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前来义诊的群众解疑答惑,免费为群众测量血压,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现场教学心肺复苏演练,并讲解急性心梗救治的重要性和防治的方法,唤醒群众对心梗的防范意识,科学、理性地认识心梗,最大程度减少急性心梗发病带来的危害,共同推动我国心梗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

昆河镇林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诊现场

团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诊现场
此次活动共义诊2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近300份,使群众充分认识急性心梗,了解急性心梗的危害,加强了群众对出现胸痛症状后及时拨打120的意识,收到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高度评价。
1120
两个“120”
如何及时察觉心梗征兆?
心梗发作时,身体会出现血或氧的“供不应求”,典型的心梗有以下几个特点:
01疼痛:近70%表现为胸痛伴大汗。胸痛常有一种紧缩感、压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
有时心梗也会伴有一些非典型症状:胃痛、牙疼、下颌部疼痛不适等。
02持续时间长:心梗的胸痛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20分钟且不能自行缓解;常伴有放射痛(包括左上肢、右上肢及肩部)、恶心、呕吐、气短、呼吸困难等。
严重的心肌梗死可能导致血压下降、神志模糊、一过性意识障碍、晕倒、尿量迅速减少等现象。
心梗发生时如何应对?
当身体出现以上信号,应立即前往具备多学科救治能力的正规医院,及时排除急性心梗发作的可能。如果突发心梗,谨记以下急救方法:
平静等待救援。如果患者有冠心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有病史或不清楚患者的情况,切勿随便给患者服用药物。让患者平躺下来,保持安静,打开室内窗户,让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气。
发生心梗后,可能导致猝死,此时应开放患者的呼吸道,并对其做心肺复苏,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治心梗患者,早期的疏通血管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因为患者一旦出现心梗,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从发病开始算起,在120分钟内的救治时间极其关键。
及早手术。待医护人员赶到,要配合好医护人员救治,如确认是心梗,请尽快签字手术。心梗发作时,被堵塞冠状动脉远端的心肌细胞会失去血液和氧气的供应。超过20分钟,心肌便会出现坏死。坏死面积越大,死亡率越高。因此,应当尽早开通闭塞血管,争取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梗死范围。
1120代表着“2个120”其一是出现急性胸痛要及时拨打120其二是明确心梗患者需在黄金12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
减少心梗发生不光要靠医疗更要靠扩大心梗救治知识普及的范围认识疾病才能做到“分秒必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