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公益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培训班走进包医一附院。当天,来自中华口腔医学会的相关领导带领由国内口腔医学领域知名专家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培训和义诊相结合的方式,传达临床实用技术,助推本地口腔医学全面发展。

开展业务培训 传授实用技能
当日上午8:30,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公益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培训班在包医一附院开班授课。会上,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首医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的专家们分别开展了以《正畸新视角》《根管机械预备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为主题的授课,来自我市的近300名医生参加了培训。

虽然是休息日的早晨,但课堂上座无虚席。参与培训的医生们或认真记录,或拍照留存课件内容。大家纷纷表示,专家们的授课给了他们很大启发,尤其是一些先进的临床治疗经验,填补了他们的知识空白,对下一步的工作很有帮助。期间,中华口腔医学会陈铭常务副秘书长代表学会向医院捐赠600册口腔医学科普书籍。

“口腔健康促进与口腔医学发展西部行”公益活动,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于2007年倡导发起,旨在促进西部地区口腔医生队伍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包医一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秋枫在会议致辞中表示,这是一次极为珍贵的学习机会,希望各位学员珍惜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专家团队义诊 带来便捷医疗
启动仪式结束后,专家义诊在包医一附院口腔楼一楼进行。当天一早,口腔楼候诊大厅等候的患者整齐的排着队伍。
“听说有北京的专家前来义诊,我赶紧带孩子过来看看。”义诊当天,市民王女士一早就带着儿子小磊(化名)前来问诊。王女士介绍,小磊今年9岁,但缺牙十分严重,想问问以后还有没有长出恒牙的可能性。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的教授谭建国认真询问后,结合小磊之前拍的牙片,判断小磊是天生的缺牙,尽管很多乳牙还没有换掉,但乳牙下面并没有恒牙。经过和包医一附院专家共同问诊,建议小磊现在做一些过渡性修复,在下颌骨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建立合适的咬合关系,等到18岁以后再进行种植牙或其他治疗。“听到专家们说有办法我就安心了一些。”下一步,王女士还将定期带孩子前来复查,持续进行相关治疗。
中华口腔医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岳林表示,“西部行”在包头已经组织过很多次活动,但这么大规模的是第一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将先进的治疗理念引进基层,同时进行医疗规范化指导。“今天我们参观后发现包头医学院口腔医院(包医一附院口腔科)建制齐全、治疗设备也很完善,相信下一步会继续在口腔医疗、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包医一附院口腔楼投入使用,今年包头医学院口腔医院(包医一附院口腔科)正式挂牌,设口腔颌面外科、种植科等9个专业科室。率先引进笑气镇痛镇静装置等舒适化诊疗设备,采用各种镇痛镇静方法和监测技术,可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舒适化口腔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