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阳
中共党员 二级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

张震军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外科系统第三党支部书记;
重症医学教研室副主任
兼医用氧舱(高压氧舱)
副主任
“从医近25年,最有感触的就是医患沟通。医患关系处理好了,那就轻松加愉快,如果处理不好,那就复杂又紧张,轻者状告无度,重者刀光剑影,因此,做好医患沟通,对于一个医者来说尤为重要。”——张震军
小骨窗除病痛
“近日,我们组接诊了一例听神经鞘瘤的患者,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直径接近4.0CM,该位置区域密布重要神经、血管,手术必须经乙状窦后人路来完成。”张震军介绍,窦是两层硬膜之间的裂隙形成的大的静脉腔,乙状窦就是形似“乙”字样的静脉窦,手术首先就要在乙状窦向横窦移行的拐弯处去掉约3.5CM×3.5CM的骨瓣,即开个小骨窗,骨窗边缘向外、向上应无限接近于这个拐弯处且不撕破窦,这样才能有效暴露桥小脑角区,进而切除肿瘤,但患者已经73岁,年龄太大,硬脑膜和颅骨粘连紧密,几乎融为一体,硬脑膜和颅骨剥离十分困难,一旦不慎撕破窦,就会引起难控性大出血,如果那样,手术可能刚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张震军说:“一开始我们尝试请专家、转院的方式,但疫情期间都很难办,为难之际,家属表示很信任我们,同时也强烈的表达了手术意愿。”经过反复耐心沟通,家属及本人也愿意接受手术的最坏结果,因此,经过充分、周密的术前准备,由张春阳教授亲自挂帅,在与张震军手术组(成员:赵立军、邓轶鑫)的默契配合下,成功的完成了这例手术。
要换位思考暖心
医患关系的简单和复杂,都是相对而言的。
那怎样做好医患沟通呢?医生首先要理解患者。试想,患者患病等待手术的过程已经很难熬了,心情一定不佳,甚至处于激惹状态。医务人员一句例行公事的话都有可能刺激患者,因此我们与其沟通时,一定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把病情说清楚,把治与不治的利弊说清楚,真正的为患者考虑,以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要始终相信,只要我们以技术为保证,真正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医患关系一定差不了。
从医25年来的经验在反复提醒着张震军,医者要有过硬的本领,更要有仁者之心。要想把一个医疗过程顺利进行,就要与医患心与心之间架起沟通之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