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管理 >> 科研管理 >> 图书文献 >> 正文

图书文献

公开手术过程会更好吗?

时间:2024-12-19   浏览数:次   来源:

曾经有一台手术,手术当中病患大出血,几位医生在台上抢救到后背湿透,好在病人转危为安,总出血量也不算太多。主任在出手术室交代病情的时候,看着病人家属殷切的目光,说:“手术很顺利,也很成功,病人有一些出血但是止住了。在等等,病人很快就出来了。“这样几句话,轻描淡写的把所有人的焦虑、紧张和担心抚平了。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换一种处理方式,给手术室安装一个监控,让家属能够时时刻刻看到医生手术的过程,就好像餐厅开放式厨房,公开、透明,这样会不会更好呢?

我的导师在做手术的时候,总是干一些让人觉得很危险的事情。例如,病人的淋巴结卡在最危险的大动脉旁,如果是一般的医生,很可能就切下来一块送个病理,来证明他清扫了这个淋巴结。事实上,你把一个转移的淋巴结切下来一块去忽悠病人,欺骗自己,固然是最安全的,却遗留了一个可能转移的淋巴结在病人肚子里,手术后必然会复发。这个时候你只有走最危险的道路,把这个淋巴结完整地从病人的大动脉上分离下来,才有可能给这个病人一线生机。这两种选择的风险差异很大,但是在病人眼里毫无区别,因为病人并不懂。手术是个良心活儿,你做得凑凑合合,病人也许能够平平安安走出你的手术室,却很快会因旧病复发而死去,你将永远走不出噩梦。既有经验又有良心的医生,可能会冒进拼一把,即使出血,他也会有一套成熟的方案来救场。

然而,假设医生的手术室被改造成一个透明的玻璃房,甚至医生的手术和操作视频都可以被病人随意拷贝,这对于医疗或许是一场灾难。看起来一切都公开透明了,但是最后会演变成一种病态的医疗。医生会丧失自己的舒适领域,时刻处于监视之下,这个时候,医生会选择不去主动涉险,他宁可不去动那个可能转移的淋巴结,也不会让病人冒一点风险,最终还是由病人承担淋巴结转移的后果。

所以我认为,手术不应当被评头论足。它是一门技术,也是一个良心活儿。用最好的监测手段来监督也许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

 

------《读者》2024.22

-------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病人家属,请来一下》

 

下一条:现开通《聚合生物医学知识服务平台JKS-MED》

返回顶部

包医一附院
微信服务号

包医一附院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总机:0472-2125141
体检中心电话:0472-2178481
网址:www.nkdbyyfy.cn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林荫路41号
急诊医学科电话:0472-2178120
医保管理办公室电话:0472-2178091
发热咨询电话:0472-2178038
投诉电话:0472-2178604
 
友情链接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5064号     蒙公网安备 15020302000325号   技术支持:敏捷科技